close

  前幾日跟朋友約去北美館看莫內展,太久沒去北美館加上花博改建的關係,所以到的時候有點小錯愕,繞來繞去最後還是跑去問了服務人員才發現原來現在從圓山站到北美館要搭接駁車,這樣就少運動到的說...

  之前雖有其他印象派畫家在北美館展出,但每每看到圓山站如螞蟻般的人群就望之怯步。因為欣賞藝術和風景就要悠哉悠哉的觀賞,老是有人頭出現在視線內就會覺得很煞風景,沒了詩情畫意,尤其又是像在看這類講究光影變化唯美的印象派畫作。

 

 不過每次去看展覽還是覺得我們北部的展覽門票很摳門;全票$250,學生票240,只便宜10塊而已!!不過一進去就看到一堆莫內商品周邊,情不自禁的停下腳步很想立刻買下,但一想到要拿那麼多東西看展覽實在很累所以就打消了如此衝動的念頭了。

  這次莫內展,可說是我看的最認真,荷包也失血最慘重的一次。由於非常喜歡印象派,而當中的莫內也是我最喜歡的印象派大師,因此特別租了語音導覽,和朋友share一半的租金。聽了實在是覺得值回票價。因為大部分的畫作都有語音導覽介紹也還有背景音樂,還可重複播放、倒轉或快轉。只是最可惜的是影片播放室中總是擠滿了人,個小的我們就非常吃虧,即使遠看也看不到字幕

  此次展覽分3大主題:分別是水景系列 Water Scenes, 花園一隅 In the Garden, 河岸風光 On the Riverside。

  每一主題都有一段中英文詞,最令我感動的是畫展開頭的一段話。Monet:I have been painting nonstop, so I can capture as much as possible before My world goes completely dark.--我拼命創作,想在看不見之前,把一切畫出來。(Honestly,我覺得這段翻的很不詩意.)

  Monet是一個不斷求新求變的畫家,因此有許多畫作都是未完成品(尤以晚期),在畫布上部分都有留白,但那絲毫並不引響畫作所帶給我們靈魂深處的撼動,那撼動源自於Monet對於大自然的熱愛,使至創作滿滿熱情,即使晚年因白內障而導致視力每況越下,但他的每幅畫作都是他品嚐大自然無時無刻所帶來的不同美感,傾盡生命力,燃燒他的靈魂將他所感受到的畫下!

  而水景系列大多都是大幅畫作,多1公尺以上的,多正方形也有部份是以長方形來表現。但因Monet晚年視力不佳,所以晚期的畫作線條越來越是隨性狂放,近看是看不清楚,感覺不出來在畫什麼。因此多要以至少距離畫作超過1公尺以上才能看清畫中的輪廓和體會畫中的意境。

      在水景系列的語音介紹中,有一幅畫的解說令我和朋友都印象深刻,所以看完展後就坐下來把它記錄下來:

在佈置花園的同時,莫內也再心中構思著如何描繪這片由自己一手打造的自然風景,這是一段創造再創造的過程。莫內晚年深入思考世界表象與未知現實間的密切關聯。而這些畫作正如法國藝術家伍斯塔夫吉弗瑞評論每幅畫都自成一個世界,能喚醒宇宙世間的和諧。

 

"Whereas you are philosophically seeking the world in itself, I am simply focusing my efforts on a maximurm of appearences in close correlations with unknown realities."--Cloud Monet

 

    此次展覽的畫作水景系列和花園一隅系列皆是Monet在自己所一手設計打造的吉維尼Giverny花園創作。當中也繪畫出許多美麗的花卉,包含日本橋上的紫藤花和住家附近的玫瑰花、鳶尾花等等。而透過此次的介紹才得知,Monet並不是以繪畫為目的而建造吉維尼花園。莫內曾在受訪時說到:要到很久以後我才領略了我的睡蓮。當初種他們只是為了興趣,並沒有想要畫他們。因為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內被一片風景給迷倒。然後我突然之間體會到這片池塘的魅力,我抓起畫板,從那天起,我幾乎再沒畫過其他東西。

 

    我在國外其他網站上有看到Monet對自己畫作及他人對自己畫作看法的講評,其中還蠻喜歡以下幾句話:

"People discuss my art and prtend to understand as if it were necessary to undersatand, when it's simply necessary to love. "

 

"I was once briefly tempted to use water lilies as a sole decorative theme in a room. Along the walls, enveloping them in the singleness of its motif, this was to have created the illusion of an endless whole, of water without horizon or shore. Here nerves taut from overwork could have relaxed, lulled by the restful sight of those still waters, and to whosoever lived there, the room would have offered a refuge for a peaceful meditation at the center of a flowering aquarium."

"Imagine a circular room, the dado below the wall molding entirely filled with a plane of water scattered with these plants, transparent screens sometimes green, sometimes mauve. The calm, silent, still waters reflecting the scattered flowers, the colors evanescent, with delicious nuances of a dream-like delicacy"--Cloud Monet

  可見Monet不僅將眼中所見到宇宙變化的瞬間用鮮麗的色彩和柔中帶剛的筆觸將之畫下,當他描述用靈魂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述說的文字也彷彿將瑰麗的景象躍然於我們的眼前,讓色彩渲染我們的靈魂。

    解說中其中有一小句卻讓我印象深刻。由於之前畢展作CIS是以埃及風來製作,所以研究了許多有關埃及的資料,有修讀了古文明文化歷史課,透過上網查資料,枝到埃及人非常喜愛荷花(蓮花),所以就順道了解了蓮花的英文--Lotus(蠻好聽的)。但我在查睡蓮的英文時,卻發現叫--Water-lily,不清楚睡蓮跟百合(Lily)有哪類關係?總覺那麼美的花用Water-lily,按現代話來說,就是整個沒fu,很部浪漫感。因此特別覺得法國以"Nymphéas"-與一花精靈來稱呼睡蓮時,不禁覺得在Monet筆下,恰如其名。

 

  莫內的吉維尼花園,即使我沒親身去看過。但透過他的畫作,可窺見即為泥的一隅:日本小橋、睡蓮、垂柳等融粹東西方之美,詩意般的唯美,自身的靈魂也彷彿被吸入那份靜謐中的浪漫。

  雖然在北美館室內觀賞Monet畫作,但畫中靜物光影的變化卻因Monet柔而有力的筆觸,透過我們的雙眼,隨著風將光線照耀在身上,那溫暖又有微風吹拂的感覺,就像午後悠閒的躺在草原上,享受微風吹拂而陽光自大樹下波動你的身心,泛起了漣漪。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身心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意境吧。

    記得之前珍愛地球真愛台灣希望展種有個展板,當中有位印地安族母曾說:"自然"並不存於他們的語言中,因為族人並未意識到我們與自然之間的區隔。

    自工業革命後,我們不斷講求方便、效率,越是想提升所謂的生活品質,卻越是使我們的心靈如沙漠般荒脊。因為或許我們都想追求生活中的不平凡,卻漠視心靈那份本應填滿的寧靜。或許我們不斷不斷的追求渴望的事物,卻從來不知我們所需要的、所不可或缺的,其實就是身旁的藍鳥。一切源自我們的抉擇和行動,一切仰賴我們的智慧和勇氣。

   閱讀能增添我們的思考能力,欣賞藝術能豐富我們的內涵。時至今日,我才深刻體悟。原來藝術,不只是要耳朵聽眼睛看,更要用心聽用心品嚐,這樣方能嚼出那層次豐富的味道。

      下一站看展的目標,除了另外一位我所喜歡的畫家--Marc Chagall夏卡爾外,也還想看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展(可惜已到了第二期了),看來得努力抽空調時間。

  大家如欲欣賞更多Monet莫內的畫,可至http://www.intermonet.com/oeuvre/index.htmhttp://sara-kate-studios.com/quote-of-the-day-89/#comments所欣賞。Thanks for the websites,藉由第1個網站大家不僅可以欣賞到更多畫作,更可以觀賞Monet對畫的一些(有英語及法語)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星翼Eer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